對慈幼中學所處地段的規劃條件圖諮詢發表意見


澳門慈幼中學所處地段的規劃條件圖諮詢,最近成為了傳媒焦點和網絡熱門議題。誠然,澳門慈幼中學既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的緩衝區內,又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再配合其在該區有著地標作用的校舍,已經十分足以成為保育的依據。澳門文遺研創協會副理事長柯浩然認同校舍建築有完整保留的必要性,希望文化局能更多元地考慮其文化價值,開展文化遺產的研究和文物評定程序。

 2013年通過的《文化遺產保護法》第二節第七條第二及第三點正正指出保護文化遺產的目的是”促進並確保人們共享文化遺產”以及”彰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其社群的共有文化的特性”。柯浩然回應指出若然只保留校舍的立面,這恐怕並不能確保人們共享文化遺產的立法目的,而同時這些富有我們澳門的文化特性亦難以被彰顯。

在慈幼中學的規劃條件圖公佈之前,澳門勞工子弟學校小學部校舍重建也在諮詢階段引起關注。由此可見在本地,由於學校數量並不算太多,因此每所學校的校舍的重建、改建,很容易就會觸動居民和傳媒的神經,箇中原因往往不限於歷史和建築藝術價值,也悄悄包含著居民集體回憶因素。學校是社會人才的成長殿堂,師生們歷遍寒暑、同喜同悲、苦讀修身後,總會對校園產生切身而強烈的感性記憶。對於校園的珍重有如老師的教誨,廣傳於師生團體內,堪比歷史記錄和建築藝術評價。柯浩然亦指出,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評估制度中,被評定物於社會上的意義及價值屬於不會被忽視的一環。更重要的是,社會價值生於與建築物的親身交流經驗,是非常具體和實質的。若果只進行“保留立面、拆除內部結構”或“有限度部分保留”等象徵式的保育策略,很難滿足大部分師生甚至廣大市民保育的希望。換言之,只有真實地、完整地和及時地全面保留校舍建築物,才能直正一併將隱藏於當中的社會價傳承下來。

在澳門慈幼中學校舍的規劃條件圖諮詢反映出社會上普遍重視學校的歷史建築保護,文遺研創協會促請文化局及城規會從多角度去評估上述校舍的文化價值,從而作出真有利社會的文化遺產規劃。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