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當局推出的“全澳第一批不動產評定”公眾諮詢已結束。文遺研創協會期望當局盡早公佈結果,加強公眾認知。可以預見,政府藉這次公開諮詢,也為未來更新現行文物保護清單提供必要的依據。
冀整體評價莫片面
該會副理事長柯浩然稱,“全澳第一批不動產評定”剛完成諮詢階段,當局預計短期內會公佈結果。市民普遍認同,當局應對十項不動產乃至其他未能“上榜”的不動產項目,一併給予更完善的保育。坊間普遍對其中一兩個項目提出較多的反對意見,足見當局宜加強宣傳,以釋民慮。
他直言,文物保育尤其對不動產的保育,如單單套用坊間一些誤解的理據或邏輯去看,即只著重看不動產或該建築物本身的建築特色是否具極重要意義,以及是否有名人生活過等作標準評定,缺乏對整座城市的發展及其發展脈絡去整體評價文遺的話,恐怕人們引以為榮的大半個“澳門歷史城區”也不會符合這種單一的評價,連中外古今很多歷史上曾留名的古鎮、首都等也可一併拆掉。因為在這種片面評價中,難體現出這些城鎮、建築相互間形成的價值。
文物資源不可再生
眾所周知,世界上很多著名景點都是透過政府及民間保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得以保留下來,再逐漸演變成名勝古跡。相反,只從片面評價而得出“沒有保育價值”的結論,為了發展而開展隨意的拆遷,雖短時間對促進經濟有好處,但非長遠之策,無助城區持續發展。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拆毀後難以逆轉。
柯浩然稱,當局有必要貫徹執行《文化遺產保護法》,對未列保護清單、卻很具價值的建築進行文物評定,一步一步地加以保護。冀當局陸續開展各項動產及不動產的評定工作,有序更新文保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