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善用出土文物補充軍事史


   團體:善用出土文物補充軍事史


    【澳門報消息】氹仔銀河度假村地盤昨日發現古炮彈頭,澳門文遺研創協會會長龐朝暉表示閞注,指是次出土彈頭的位置雖與早前發現古炮的位置不相近,相信兩者關係不大,但仍有待研究及分析。隨着越來越多古炮及相關物件被發掘出土,建議當局深入研究,積極梳理並補充澳門的軍事史內涵,同時可作為文遺教育的資源或案例,助力拓展軍事文化旅遊。

    龐朝暉指出,早前當局以雲上展方式,向公眾展示古炮的考古及相關研究成果,成效不俗,認為可藉是次古炮彈頭的出土,未來深化古炮雲上展內容,並在適當時候舉辦相關線下展覽,供大眾尤其旅客一睹古炮及相關文物真容,強化文遺教育及豐富本澳文化旅遊體驗。

    他補充指,歷史上葡萄牙人的艦隊曾多次在珠三角一帶作戰,估計澳門對開及周邊水域仍有軍事文物尚未“出水”,建議未來當局可透過區域合作,與內地相關單位商討聯合考古工作,既有助本土歷史的研究工作,亦為本地考古工作者提供寶貴經驗。

    中外船隻遊弋交戰

    另,據澳門博物館“古炮雲上展”資料,當局對之前在路氹城大馬路銀河酒店第四期地盤出土的三門古炮,按時序分別編號MM7812、MM7813、MM7814,經考究,都是滑膛前裝炮。

    二○二○年十一月廿二日出土的MM7812,據炮身標誌、炮耳銘文,判斷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推測製造年代為十七至十八世紀。結合文獻等分析,該炮的遺落可能與十七世紀荷蘭進攻澳門的海戰有關,尤應關注一六○七年、一六二七年發生在澳門附近海域的海戰。另外,外國商船遠道澳門貿易,期間是否攜帶火炮自保,也值得考慮。

    二○二一年三月一日出土的MM7813,此炮較為完整。特別的是炮身上刻有銘文“道光十八年冬”,可判斷此炮在一八三八年末至一八三九年初鑄造,且可能屬於中國的水師或其他官方船隻。出土時炮口帶有木蓋,其功用或為炮管防潮所用的器具,說明被遺落時處於“非工作”狀態,因此推測該炮並非在戰鬥中遺落。

    與MM7813同時出土的MM7814,結構同樣較完整,但暫未發現標誌或銘文。鐵炮有布隆美菲爾德樣式炮尾環。初步判斷為十八至十九世紀中國仿製或英製火炮。

    “古炮雲上展”指出,三炮出土地點原為為路氹海域,明清時期為多國商船及戰船錨地及修理所,葡、西、荷、英、美等國船隻以及中國水師、中外海盜都曾停泊及游弋於此,且時間跨度相當長,難以考證古炮遺落並埋藏於海底的年代及原因。


原文連結:【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10/03/content_1625411.htm

1662530850595070.jpg

龐朝暉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