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遺研創協會以“研古創新.永續文城”為理念,與澳門文物大使協會輪流主辦文化遺產系列講座,至今已達十年,成效一直顯著,推動和鼓勵澳門青年及大眾參與文物保育,並提升社區及新一代青年對文物保育發展的認識。
講座介紹
自“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成功登錄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文化遺產,四百年來由澳門多族群衍生而成的獨特文化獲受世界多個國家認同與關注,同時地方單位亦積極推動文物保育政策以保護當中的顯著性文化價值。然而,制訂文化遺產保育方案,需要地方政府與社區民眾共同努力下,才可完善地落實及推行文物保育措施及發展方案。有見及此,2020年文化遺產系列講座將兩名本地專家勞加裕及鄭劍藝進行演講,並以“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為題,將海內外及本地文化遺產保護當中的新思維模式推進至澳門的文化工作上,分享講者們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孕育的工作經驗及措施。
----講座資訊----
第一場
時間:2020年10月31日(六)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講者:遺產學會副理事長勞加裕先生
題目:澳門文物中的街市
地點:澳門博物館演講廳
語言:粵語
簡介:澳門有不少歷史悠久的街市建築,當中如紅街市大樓,沙瀾仔街市舊址和嘉模墟更被評為不動址。今次講座就從文物中的街市,來了解澳門街市建築的發展史。
第二場
時間:2020年10月31日(六)下午2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講者: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鄭劍藝
題目:澳門內港城市形態演變:形態單元特徵與動因
地點:澳門博物館演講廳
語言:粵語
簡介:內港是澳門開埠至今最初形成的兩個主要城區之一,歷經4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複雜,多元復合的城鎮景觀特色,是澳門傳統商業核心區。是次講座會講到內港城市形態 演變與澳門城市發展的關係。
章程:http://www.heritage.mo/list-186/454
報名連結: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E7d0pCF9hjaTlvVfMUBpNyjOEEWM9o74-P6eWuYkRdXtu6Q/viewform